Logo is here
  • 联系我们
  • 生意交流
  • 社区服务广告
  • 服务
  • 关于我们
  • 主页
     投资大视野

    大树据:2年后中国GPU自给率达82% 占全球AI 20%市场


        
          
            

             2025-05-08        加拿大瞭望

             

     



           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发布最新市场分析报告指出,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 GPU 芯片的自给率将达到 34% 。更令人瞩目的是,预计到 2027 年,这一数字将大幅跃升至 82%。


           这意味着,在短短三年内,中国 GPU 芯片的自给能力将高速飞跃,从相当程度上依赖进口转向以国内供给为主。中国在 GPU 芯片领域的自给能力正在快速提升,这不仅将深刻改变中国 AI 产业的发展格局,也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方面的持续投入。

     

    中国云端 AI 市场需求爆发

     

         中国 GPU 自给率的提升,与中国云端 AI 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报告预测,2024 年至 2027 年间,中国云端 AI 市场规模将以 28% 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扩张,到 2027 年达到 2,390 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成为 AI 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市场。

     

         报告分析指出,考虑到中国市场对 AI 推理计算的强劲需求,预计到 2027 年,中国将占据全球云端 AI 市场 20% 的份额,市场规模达到约 480 亿美元 。

     

    本土 GPU 芯片供应商崭露头角

     

          在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下,中国本土 GPU 供应商迅速崛起。华为和寒武纪已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 GPU 供应商,它们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在 AI 训练和推理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这些企业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张,为中国 GPU 自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 GPU 芯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土晶圆代工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的生产制造 。中芯国际的制程技术能力和产能规模,直接关系到中国 GPU 的供给能力。报告指出,中芯国际主要采用 7 纳米(即 N+2 节点)等先进制程为本土 GPU 企业代工 。然而,报告也提醒,中芯国际在产能扩张方面仍面临挑战。

     

           报告分析指出,中芯国际在耗尽现有的深紫外光刻(DUV)设备库存后,能否在 2027 年及以后持续扩大 7 奈米和 5 奈米制程的产能,仍存在不确定性 。这也为中国 GPU 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报告预计,中芯国际可为其关键客户的 GPU 生产分配每月 2.6 万片晶圆的产能 。在假设良率为 30%-50% 的情况下,到 2027 年,中国本土 GPU 的自给率有望达到 82% 。

     

    GPU 自给自足极具战略意义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提高 GPU 的自给自足能力,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保障产业链安全: GPU 是 AI 产业的核心基础,实现 GPU 的自主可控,可以有效降低中国 AI 产业链对外部供应的依赖,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

     

         . 推动 AI 产业创新: 拥有自主可控的 GPU,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 AI 产业的特殊需求,促进本土企业在 AI 算法、应用等领域的创新。

     

         . 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 AI 竞争中,掌握 GPU 核心技术,将显著提升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GPU 自给能力的提升,只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报告显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自给率也在稳步提升,目前已达到 24%,超出市场预期 。

     

    虽然产能扩张和技术瓶颈等挑战依然存在,但中国在 GPU 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快速进展,无疑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加拿大数据图书馆






    返回主页

Copyright ©2025 Big Data - All Rights Reserved | Data Powered By BIG DATA | Designed By 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