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is here
  • 联系我们
  • 生意交流
  • 社区服务广告
  • 服务
  • 关于我们
  • 主页
     养生大扫描

    [育儿] 幼儿养育:“三分饥与寒” 孩子更健康

       2017-06-12     加拿大瞭望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是中医儿科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

    而现代社会条件好了,很多家长养育孩子时,更关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以致于出现一些误区。其实,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把握好“三分饥与寒”,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让婴儿接触外界寒热  有助增强抵抗力

    “许多父母认为新生婴儿从母亲肚腹而来,不耐寒冷。因此总以厚衣被里三层外三层裹之,再佐以房间暖气,唯恐婴儿受凉,这种做法不可取。”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黎世明指出,隋代医家巢元芳说:“小儿初生,肌肤未实,宜旧絮护其背,不可太暖”、“宜见风数日,则血气刚强,肌肉致密,若藏于重帷密室,或厚衣过暖,则筋骨软脆,不任风寒,多易致病”。

    古代医家的话提示我们:婴儿满月后就宜多出门晒太阳,稍大则应多到户外活动。夏天不要整天在空调房中,冬天不要总待在温室中。让婴儿接触外界的寒冷及炎热,适应四时阴阳变化,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方能健康成长。

    背部、肚子、脚要暖,头、心胸可凉

    小儿穿衣怎样才是暖寒得度呢?黎世明表示,明代医家王大纶总结:“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

    简单地说,背部有肺腧穴位,若伤风受凉,则小朋友容易出现鼻塞、咳嗽、气喘等症状,故要保持背暖。肚为胃肠所居,若受凉则容易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故要保持肚暖。足底有经络绕行,寒从足下生,则会影响全身,故要保持足暖。头部为人阳气汇集的地方,过热则会头汗出,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头部生疮、眼赤等,故要保持头凉。心属火,过暖则会内外热盛,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睡眠烦躁多汗等症,故要保持心胸凉。

    因此,家长们可根据古人言,举一反三。一般正常情况下,小儿衣服比成人多一件外套或者背心即可。以手足温暖为度,活动或进食时可酌情减衣服,多汗时勤更换衣服或者在背部添加汗巾,足部穿袜子保暖,腹部肚兜保暖等。

    从小规律进食  不随意加餐、吃零食

    古人言:“忍三分饥,吃七分饱”,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黎世明说,初生婴儿一般二至三小时哺乳一次,三个月后可延长至四小时一次即可。小儿可在与大人三餐规律前提下稍加一餐。但现在好多家长唯恐小孩子吃不饱,婴儿啼哭,不论原因,即予哺乳,毫无规律。

    另外,大小孩零食冷饮不断、不定时进餐也是不良习惯,反而会导致饮食积滞、损伤脾胃。要使脾胃健康,建议不要过食肥厚甜腻、辛辣香燥。不宜以煎炸快餐代替主食,不宜多饮碳酸冰冻饮料,不可多吃零食。饮食得七八分饱,规律进餐,使小朋友在下一餐进食时有饥饿感,这才是饮食得宜的标志。

      来源:新快报

     [点击查看] 加拿大房地产:大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房屋成交价格查询:


    返回主页

Copyright ©2023 Big Data - All Rights Reserved | Data Powered By BIG DATA | Designed By 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