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is here
  • 联系我们
  • 生意交流
  • 社区服务广告
  • 服务
  • 关于我们
  • 主页
     人间大观园

    中国实现“3R”社会结构变革 20年后世界可能只有2个“国家”

     2017-09-19   加拿大瞭望

                             

    欧洲现代化样本“三部曲”

    到目前为止,人类现代化最完整的样本来自欧洲。欧洲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三部曲”:

    第一是社会变革,即从中世纪时宗教主导的社会,转变成为适合现代化发展的世俗社会;

    第二是实现工业化,即从过去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机器、规模化生产;

    第三则是推动西方版的全球化。

    欧洲最先从诸文明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率先完成了现代化过程中最难的社会变革,即把社会从前现代转变到现代。这种转变又有三个核心内容,可归纳成3个“R”:

    第一个“R”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在那之前,欧洲人的价值观念体系主要在于履行宗教责任。虽然社会也存在着阶级矛盾,但统治者能依靠非理性的宗教信仰维持统治。文艺复兴以及后续的启蒙运动,把“世俗的人”召回现实世界,使人存在的意义不再只是为神奋斗,而是谋求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就树立了一个社会的世俗意义。

    第二个R是宗教改革(Reformation)。即“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进一步厘清了宗教与世俗的界限。宗教有其位置,但不过多干预世俗生活。

    第三个R就是革命(Revolution)。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大革命,其结果是让一个等级森严、压迫型的社会变得开放,平民获得上升空间。

    完成社会变革并实现世俗化、平等化之后,欧洲国家就启动了以大机器生产和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工业化前,工业产品主要供给欧洲王室和贵族,平民百姓没有资格享用,因此需求不旺产量不高。但转为大机器生产后,工业生产的投入增高,因此自然而然要求市场最大化。这种要求,在变革后的欧洲社会已能实现。

    工业化的成功使西方的工业力量和知识水平凌驾于非西方世界之上,于是西方国家开始向全球推广西方版的全球化。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完整的现代化样本。

    中国实现社会结构变革

    放眼非西方国家,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完成了社会结构3个“R”变革的国家。

    首先,中国是古老文明中罕见的世俗文明。若以文字、金属工具和城市作为成熟文明的3个充分必要条件,则前现代化时期的世界主要有三大文明圈:

    首先是环地中海文明圈,宗教上讲主要就是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覆盖的区域,虽然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争斗厉害,但它们都是一神教,文化结构相似。

    其次是南亚文明圈,宗教上主要表现为多神教,比如信仰万物有灵等等。

    再者就是以中国为主的东亚文明圈,其特点是世俗化。

    三个文明圈取向不同:

    神教文明圈看未来,相信未来存在“末日审判”,一个人的德行或罪恶将得到回报或惩戒;

    南亚文明圈是向后看,相信轮回和循环;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圈是看现在,在根本上表现出来一种现代性,不靠神性而靠理性维持运转。

    对于中国文化,世人有个历史误解,那就是认为中国文化趋于保守。但事实是中国文化一向开放。比如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农耕文化,不重视骑兵,但在春秋秦穆公跟西戎北狄打仗时就开始使用骑兵了,到战国赵武灵王时甚至有了“胡服骑射”的理论。再如价值观上,之前中国的儒法道等已各具优点,但仍能吸纳外来的佛教,经过交融后在维护社会运行相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如是观之,中国文化非常善于学习和借鉴。近代以来,中国也经历了大规模引进西方价值观和经验的过程,晚清更多是学器物,民国时学制度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以来也是借鉴不少西方发展经验。本身底子不错,加之努力学习,这使中国的第一个“R”(“文艺复兴”)基本得以解决。

    至于第二个“R”(宗教改革),因为中国本来就非宗教文化,所以并无必要进行欧洲国家那样的“宗教改革”。但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打破封建礼教的过程,三纲五常等在中国革命过程中遭到较为彻底的唾弃,这与欧洲“宗教革命”在内在逻辑上有所相似。

    说到第三个“R”也就是革命,中国无疑做得很好。在前赴后继的革命过程中,社会结构改造非常成功,实现了平民主义化,且其程度之深世所罕见。

    逐步走向完整的现代化

    完整实现社会结构的3个“R”变革,为中国推动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68年来,中国工业化的成就有目共睹,一个明显标志就是2016年中国制造业规模达到美国的160%,总量几近美日德之和。这种距离还在逐渐拉大,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强调制造业回归,但迄今为止还没什么效果。按照当前增长速度,10年后中国制造业规模将超过美日欧盟之和。

    从制造业的角度观之,20年后世界可能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外国,而且中国的规模还会超过整个“外国”。

    除了规模庞大,中国工业体系也极其完整。美国高盛集团今年4月发布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深圳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已超美国硅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过去30年来美国一直引领科技创新,但因美国的工业基本上空心化了,所以生产效率提高得很慢。这与中国不断完善工业体系、提高生产效率正好相反。

    较之中国,其他大部分非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路径是被殖民和强行纳入西方工业体系。比如印度就是如此,从1513年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算起到1947年独立,印度被殖民了430多年,它的独立过程没有伴随革命,没有经历宗教改革,也没完成现代化所必需的社会结构变革,因此直到现在,印度社会还处在前现代阶段。即便已有一些现代化成果,但基本都是外来的,其自身工业化能力依然严重不足。

    在工业化取得成功后,中国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越来越感兴趣。尤其以2016年杭州G20峰会为标志,中国对很多国际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按照这种逻辑梳理,可以说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完整的现代化。


    资料来源:20年后世界可能只有两个“国家”   作者:金灿荣    

    CAC智库整理


       [点击查看] 加拿大房价:大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房屋成交价格查询:


    返回主页

Copyright ©2025 Big Data - All Rights Reserved | Data Powered By BIG DATA | Designed By Vincent